立法規管領展須審慎考慮

公屋聯會總幹事 招國偉 | 2019 年 3 月 28 日

房委會於 2003 年因財政困難,宣佈將轄下共 180 個商業零售設施,包括商場、街市及停車場等拆售予當時的領匯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 (現改名為「領展」)。公屋聯會於當時起,便一直反對房委會拆售相關設施至今,認為是一種殺雞取卵的方法,妄顧公屋住戶及商戶權益,當時亦預言設施私營化後,業權人便只會單從商業角度營運,唯利是圖,衍生更多問題,結果不幸被言中!

領匯在接收房委會的商業零售設施後,成為了公屋居民幾乎唯一的零售及停車場供應者,居民無奈接受。領展扭轉房委會過去的業務方針,以謀求利益最大化為目標,漠視居民、商戶生計,截至 2018 年底,領展更陸續出售旗下共 57 個涉及公共屋邨的商業設施,令問題更為惡化,商舖租金飊升、透過整合零售業務組合,引入連鎖店大商號,趕走小商戶,迫使小商戶調遷舖位及自費裝修,商舖空置率高,拆售停車場車位,改建商場用途等,都對當邨的居民及商戶構成影響。

據悉,有立法會議員擬提出私人條例草案,引入規管租金增幅機制、現有租戶的租約續期優先權及空置稅,以規管房委會於 2005 年分拆出售予領展及其後買家的物業。誠然,這個建議雖站在道德高地上,但理據充分與否則成疑。造成今天領展獨大的結果,固然領展須負上極大責任,但關鍵是政府當時一手種下禍根,未經深思熟慮便草率作出決定所致。若然今天透過制定法例,回過頭來針對領展作出規管,似乎是一種「輸打贏要」的做法;而且,其他商業機構、商業行為不受此法例所限,有失公允之嫌,或會招致法律訴訟及司法覆核。香港一直奉行自由經濟市場原則,必須審慎考慮有關法例的合理性、可行性,避免損害香港營商環境,造成顧此失彼的困局。

筆者以及公屋聯會都認為,政府可循其他方式抗衡領展霸權,首先應積極介入、主動調查有關領展涉及違反限制性契諾及地契條款等問題,監督領展及轉售後業主遵守規定,必要時採取行動處理,而非放任不管;另一方面,政府及房委會應研究增設更多商業零售設施,如設立公眾停車場、公眾街市等,讓居民可有更多消費選擇權,而非被領展所壟斷。而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中,財政司司長擬撥款 200 億元購入 60 個物業作社福用途。一直以來,社會上有不少聲音要求政府回購領展,那麼政府不妨以這種「新思維」方式,購回部分領展轄下的商場、街市等設施;去年,領展一口氣出售共 17 個商場,涉款 220 億元,影響多條屋邨,值得政府研究回購策略。

立法規管是一把雙刃之劍,有利亦有弊,不到最後關頭也不應輕言出鞘!


此頁最近更新日期 : 2020 年 1 月10 日
 


本會簡介
關於本會
組織架構
屬會名單
職員芳名
工作報告
本會章程
入會申請
支持本會

新聞動態
新聞稿
關注問題
問卷調查
焦點問題

專題文章
專題文章

刊物出版
專題刊物
屋邨簡訊
紀念特刊

政策資訊
公屋政策

房屋數字
公屋通識

聯絡查詢
公屋聯會
區議員

私隱政策
私隱政策

公屋聯會 Federation of Public Housing Est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