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置居」可研究作為加建公屋大廈的策略

公屋聯會總幹事 招國偉 | 2019 年 4 月 25 日

公屋輪候時間最新升至5.5年,筆者認為很大機會於今年內突破6年,輪候公屋情況嚴峻。根據房委會公佈的2018/19至2022/23年度的房屋建設計劃中,未來5年公屋及綠置居每年平均供應量僅為1.5萬間,與過去並無明顯改善,供求情況仍然失衡。

覓地建屋當然是解決公營房屋供應短缺的關鍵方法,但覓地及建屋需時,而且覓地亦遇上重重困難,推行不易。政府於2012年成立「長遠房屋策略督導委員會」,制定香港未來長遠房屋的策略,並於2013年發表諮詢文件。筆者再翻看諮詢文件,留意到委員會曾提及增加公屋單位供應的建議,原文為「督導委員會亦建議房委會在符合有關規劃要求大前題下,探討能否在現有公共屋邨內的合適地點(如地積比率相對較低而有足夠基建設施的屋邨),興建專為單身人士而設的公屋大廈」,這個建議當時被批評為鼓吹「插針樓」,大多不受當邨居民的歡迎。筆者為何舊事重提?因為今天情況有著不同的變化,值得社會再探討建議的可行性。

於2013年9月底,公屋平均輪候時間為2.7年,僅仍維持「三年上樓」的目標,而今天輪候時間已飆升至5.5年,遠多出一倍;而且,樓價持續攀升,公屋流轉減慢,居屋計劃在當時仍未恢復,也沒有「綠置居」,故建議推行「插針樓」,也只能局限於加建所謂的「單身公寓」,難免被負面「標籤化」。特首林鄭月娥上任後,提出重建置業階梯作為房屋施政目標,把「綠置居」恆常化,讓公屋戶有多一個向上流轉的房屋階梯。筆者認為,若把「綠置居」作為一種加建公屋大廈的策略,或者可提高公屋居民的接受程度。

在房委會過去的居屋計劃中,如以第十八期甲為例,當時推售包括:牛池灣彩峰苑、柴灣杏翠苑、鑽石山鳳禮苑、小西灣富欣花園第二期,及筲箕灣東霖苑等屋苑,首三個屋苑單位會優先售予鄰近屋邨的公屋居民,如彩雲邨、翠灣邨、漁灣邨及鳳德邨等。目前,房委會已取消了有關的安排,只讓受重建清拆影響的公屋戶優先選購單位,若恢復過去的安排,於舊屋邨加建綠置居,並優先讓當邨的居民選購單位,或具一定的吸引力,亦可騰空公屋單位再行編配。筆者過去聽到公屋居民最大的訴求,是要求房委會恢復「租者置其屋計劃」,而採取這種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回應了公屋戶在原邨、原區置業的訴求。

筆者不會低估興建「插針樓」的批評及難度,無疑加建樓宇單位會對當邨的交通、設施以解燃眉之急。

 


此頁最近更新日期 : 2020 年 1 月10 日
 


本會簡介
關於本會
組織架構
屬會名單
職員芳名
工作報告
本會章程
入會申請
支持本會

新聞動態
新聞稿
關注問題
問卷調查
焦點問題

專題文章
專題文章

刊物出版
專題刊物
屋邨簡訊
紀念特刊

政策資訊
公屋政策

房屋數字
公屋通識

聯絡查詢
公屋聯會

私隱政策
私隱政策

公屋聯會 Federation of Public Housing Estates